晶報訊(記者 馬琳 通訊員 孫國應 秦燕玲 傅卓榮)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地稅局獲悉,2013年市地稅局共組織稅收收入1462.7億元,增長4.1%,增收57.7億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深圳單位稅收產出指標領跑全國,每百元GDP的地稅產出達10.2元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元;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的地稅收入達0.73億元,居大中城市首位。
   據瞭解,一年來,市地稅局創新稅收徵管模式,稅收服務轉型升級實現多維拓展,全年為納稅人減免各項稅收110.8億元,受惠企業8.2萬戶次、個體工商戶16.2萬戶;統一規範16類238項業務,大廳精簡窗口80個,64類涉稅業務可一次性辦結,辦稅平均提速40%。此外,該局全力推進“營改增”改革試點,19萬戶納稅人累計減稅39.7億元,減稅幅度達32.9%。
   來自深圳市地稅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2013年,深圳市地稅局共組織各項收入1561.4億元,同比增長4.6%,增收68.6億元。其中,稅收收入1462.7億元,同比增長4.1%,增收57.7億元,剔除“營改增”因素後,可比增長12.7%。稅收收入中,地方級收入1046.5億元,同比增長6.1%,增收59.9億元,可比增長18.3%,地方級收入占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0.5%。
   數據顯示,2013年我市稅收規模持續增加,連續7年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三;稅種結構更趨均衡,營業稅、企業所得稅、個人所得稅、財產行為稅的比例分別為28.7%、23%、23.4%、25%;支柱產業的支撐作用更強,高新技術、金融、物流和文化產業合計貢獻稅收571.6億元,占總體稅收的比重達四成;稅源分佈更廣,全年有稅申報的戶數為41.6萬戶,百萬以上納稅大戶共9261戶,稅源覆蓋11類526個行業細項;單位稅收產出更高,每百元GDP的地稅產出達10.2元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元;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的地稅收入達0.73億元,居大中城市首位。
   此外,去年第二、三產業稅收分別為341.4億元和1120.5億元,三次產業稅收之比為0.05:23.34:76.61,三產稅收比全國地稅平均水平高7.7個百分點;先進製造業實現稅收168.7億元,占第二產業稅收的比重為49.4%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6個百分點;現代服務業實現稅收875.8億元,占總體稅收的比重達59.9%,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.4個百分點;房地產稅收占總體稅收的比重為22.2%,比全國平均水平低7.3個百分點;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稅收136.9億元,可比增長12%。
   全市共有民營企業67萬戶,實現稅收925.6億元;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分別貢獻稅收706.4億元和756.3億元;我市345家“走出去”重點企業承接國際勞務,貢獻稅收66.4億元;境外企業在我市進行股權投資等應稅行為,貢獻稅收34億元;我市認定的首批65家總部企業貢獻稅收233.4億元;全市184家上市公司貢獻稅收108億元。與此同時,商事制度改革助推稅源猛增,全年新增納稅人22.2萬戶,比上年增長71%,貢獻稅收10.3億元,增長32.4%。
   縱觀各轄區情況,羅湖、福田兩區三產優勢突出,稅收總量分別為228.2億元和449.3億元;南山區大力發展高新產業,實現稅收290.8億元。其中,前海片區現代服務業加快聚集,實現稅收12.1億元。寶安、龍崗兩區力推工業轉型,分別實現稅收141.7億元和177.4億元;鹽田區港口物流和旅游業協調發展,稅收總量超29億元;四大功能新區成為新的產業稅收增長極,龍華、光明、坪山、大鵬新區合計貢獻稅收146億元。  (原標題:深圳單位稅收產出居全國首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96yprc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