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制網記者霍仕明 見習記者韓宇
  沈陽市民劉女士近日在駕車中遭遇了一次特殊的“碰瓷”,幾名犯罪嫌疑人並不真訛詐錢財,而是製造被撞假象分散劉女士註意力,盜走了副駕駛座位上的裝有5000餘元現金的挎包,警方介入後發現,這是一個專門以假借“碰瓷”實施盜竊車內財物的犯罪團夥,且團夥成員清一色為聾啞人,經過4天的走訪偵查,一舉將5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獲。
  今天上午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從沈陽鐵西警方瞭解到此案的詳細案情,該團夥組織嚴密、分工明確,團夥主要成員負責贓款分配、指派盜竊任務,其他成員負責望風、“碰瓷”以及盜竊,作案數十起,涉案金額達百餘萬元。相關人士表示,一些殘疾人缺少家庭、社會關愛,沒有受到足夠的教育以及良性心理引導,容易走上犯罪道路。
  假意“碰瓷”實則盜竊
  今年4月23日10時許,沈陽市民劉女士開車途經鐵西區貴和街小六路路口,一名年輕男子突然闖到她的車前,一邊用手比划著自己的腿,一邊繞到劉女士的車窗前,表示被撞到了,並不依不饒。
  因為在路過路口時減慢了車速,劉女士確信並沒有撞到這名男子,斷定遇到了“碰瓷”,便在車中拿起電話要報警。
  年輕男子見狀,急忙用手打落了劉女士手機,就在雙方爭論時,劉女士隱約感到自己車副駕駛車門被人打開,自己裝有5000餘元現金的挎包被人拎走。
  此時,與劉女士理論的年輕男子要逃跑,被現場的群眾和在貴和派出所的巡邏民警合力抓獲。
  經警方訊問,年輕男子叫張某,聾啞人,據其交代,不久前通過網上QQ手語聊天結識了盜走劉女士挎包者,同樣是聾啞人的楊某,楊某以沈陽工作比較好找而且收益較多為名,騙張某從四川老家來到沈陽。4月22日,張某來到沈陽後,楊某並未像事先預定的那樣介紹張某去上班,而是威脅讓張某協助去偷包。4月23日,楊某帶張某來到貴和街小六路附近,要求張某假裝被撞,以便於趁虛順利竊取財物,得手後楊某逃離而張某被抓獲。
  鐵西警方根據線索,發現這是一個由5名聾啞人組成的專門以假借“碰瓷”實施盜竊車內財物的犯罪團夥,4月26日,偵查員將其他4名逃到吉林省德惠市的犯罪嫌疑人抓獲。
  分工明確盜百萬元
  隨著審訊工作的深入,警方發現該犯罪團夥組織嚴密、分工明確,團夥主要成員負責贓款分配、指派盜竊任務,其他成員負責望風、“碰瓷”以及盜竊。
  “這個團夥有兩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葛某和楊某某,兩人是幕後策劃,從不在作案現場露面。”鐵西區貴和派出所辦案民警郭輝向記者介紹,葛某負責贓款分配、指派實施盜竊任務以及團夥成員日常生活開銷;楊某某則參與贓款分配,負責實施盜竊時團夥成員角色的分配。
  在葛某、楊某某與張某、楊某中間,還有一名團夥成員彭某,他聽從於葛某、楊某某,對具體實施作案的張某、楊某進行指揮並負責望風。
  “其實在劉女士沒有達到被盜的路口,就已經被隱藏在附近的彭某盯上,並用手語通知了張某、楊某車型、顏色、號牌等信息。”郭輝稱,該團夥利用手語的隱蔽性,在現場傳遞各種信息,並只挑選女司機下手,可看出具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。
  警方查明,該團夥憑藉嚴密的組織,流竄至天津、長春、沈陽多地,實施此類盜竊數十起,涉案金額高達百萬餘元,大部分贓款被葛某與楊某某分得。
  目前,5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批准逮捕。
  心理教育課程缺失
  此案中,該團夥成員楊某某有過兩次犯罪前科、彭某有過一次犯罪前科,而兩人均只有26歲,其他團夥成員也在28至20歲之間,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年紀輕輕就選擇了犯罪道路?
  “遼寧省內的殘疾學校,對於心理教育並不重視,其中聾啞人的心理波動最大。”擔任此次案件審理的手語翻譯,曾在遼寧省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任教12年的劉岩向記者介紹,聾啞人在學校時,學習都比較努力,也會受到老師的溺愛,但進入社會後,工資待遇與期望相差甚遠,很會產生逆反心理,而相應的心理教育並沒有根上。
  劉岩稱,她曾任教的學校是遼寧省內唯一一家從事職業培訓的殘疾人學校,在她任教的12年中,學校並沒有開設相應心理輔導課程,很多學生畢業後,只工作了幾天便辭職不乾。
  採訪中,犯罪嫌疑人楊某就交代,其在家鄉的屠宰場工作,收受很低,有自卑心理,便來到沈陽加入了該團夥。
  “殘疾人家庭普遍困難,他們心裡想過上好日子,但沒有機會,一些人便投機取巧選擇了犯罪道路。”劉岩無奈地說。
  劉岩建議,希望殘疾學校建立起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,相關部門能夠架起殘疾人與社會正常溝通的橋梁,通過舉辦活動等多種形式,讓殘疾人展示出內心真正的想法,讓殘疾人真正融入社會。
  沈陽市鐵西區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林琳表示,殘疾人缺少家庭、社會關懷,步入社會後容易出現一些列問題,呼籲相關部門加大公益事業投入和扶持力度,吸納更多的殘疾人,使他們感到真正的溫暖。
  法制網沈陽6月10日電  (原標題:缺心理呵護步入社會落差大致犯罪多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p96yprcb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